坦洋工夫:茶壶里的“中国功夫”
发布时间 2013-05-14 浏览 7829 次
小额纸币流通的“茶银票”。

然而,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着出口为主的坦洋工夫,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中苏关系恶化等,将无辜的坦洋工夫一次次打入低谷。坦洋村支部书记缪施进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30年间,红茶产销再陷萧条,历史上曾由“绿”改“红”的坦洋茶区被迫由“红”改“绿”,但坦洋村仍坚持生产少量工夫红茶

施继康说,“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比较讲究,有晒青、搓揉、发酵、烘焙、筛分、拣别、复火、匀堆等八道工序,工夫精细。“现在整个村的人都会这套制茶工艺,可最终做出来口感的好坏主要还是看做茶的人是否用心。”施继康说,“只有用传统工艺做出来的工夫茶,才能泡出纯正持久的韵味。”

坦洋工夫的再度崛起,是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引领的结果。“到了2008年,红茶销路好起来,我才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手工制茶,怕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会失传。”施立强说,“过去家里1年只做茶100多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