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红茶的变革
下一主题:老阎的正山小种缘;当
制造假茶当然不止英国人这么干。当年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中国的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记录他在中国看到的绿茶“上色”:在炒茶的最后一个环节将这种染色剂撒到茶叶上。在茶叶出锅前5分钟,即燃烧一根香的时间,监工用一个小瓷调羹把染色剂撒在每口锅里的茶叶上。炒工用双手快速翻动茶叶,以便均匀染色。
与更恶劣的将山楂树叶冒充绿茶不同,中国茶农只是将绿茶变得更绿而已。这背后的动力是:英国人认为绿茶越绿越好。受制于这种对绿色色泽的偏好,日本人在采茶前3周,即用草席将茶树罩住,以增加幼芽的叶绿素。只是,这种由需求方决定供应者,并导致供给方造假,已离英国造假过去100多年。这时,供求双方的权力关系,已经逆转。
罗伯特·福琼在中国更有价值的发现是:原来红茶与绿茶并非不同的茶树种分别制成,而是一样的茶树,不同的工艺而已。而此前,英国人以及欧洲人一直固执地认为红茶与绿茶,茶树迥然有别。1848~18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