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山东茶友的武夷山寻茶
下一主题:“金奖大红袍”受热捧
不过,岩茶收藏还是针对用中足火焙火的传统岩茶。如今不少茶商为了迎合闽南消费者的口感,制作出中低火功的岩茶,这类茶叶退火快,但香气也容易退散。
国家高级评茶师开汤品鉴
武夷原料茶PK新茶PK七年陈茶
上周,在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举办的海堤茶叶品鉴会上,厦门茶叶协会秘书长、国家高级评茶师陈志雄拿出3款茶叶供茶客们开汤品鉴,分别为武夷岩茶的原料茶、今年的新茶和已存放7年的陈年岩茶,同为大红袍,并从叶底、汤色、滋味等方面进行比较。
记者发现,今年出产的大红袍成品岩茶有明显的火功香,略带辛辣,茶汤浓稠如同小米粥;而经过7年陈放的大红袍,香气纯正,汤色更加清亮,口感也更加顺滑醇厚。
至于与原料茶的对比,则是为了解开不少茶客亲自上武夷山茶农家采购茶叶,认为这样可以降低茶价、品质比较有保证的困惑。陈志雄表示:“岩茶从青叶采摘、萎凋、做青、炒青与揉捻直到毛茶(初制茶)完成继而挑拣茶梗剔除梗、粗老叶片,再经巡茶者拣出不够好的茶条,其制作过程只能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