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分类历史的演变
发布时间 2017-07-23 浏览 5968 次
发布了新的标准《茶分类》将茶分为七大类由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再加工茶,精准定义分类是为了能深入的探讨,所以当今我们要了解六大茶类与七大茶类的分类系统,这个要印在脑海之中,才是理解茶的前提,分类看似简单想要理解不易。


今天市场火热的普洱茶,其分类的争论,源于大历史节点的变革,出发角度不同,我们从动态看,普洱这一概念大量使用是在清代,指的是一个地域产品,当时的地域名称具有类别属性,按采摘季节与原料嫩度的芽茶与叶茶分类代表等级,当时的名品皆是芽茶主要最为贡茶使用,唐宋的主体形态团饼茶类,到清朝时其他地域很少见,却在普洱茶产区得以保留。


建国以后,有了定性的六大茶类,要对其工艺属性进行划分,作为原料的晒青毛茶,根据工艺杀青、揉捻、晒干,属于六大茶类的晒青绿茶,20世纪70年代之前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