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不同颜色到底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2018-07-08 浏览 4199 次
中本来就存在的色素,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

◆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类和类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是形成茶叶外形和叶底色泽的重要因素;

经过遮阴处理的茶树,叶绿素含量会特别高。日本的高级绿茶,一般在采摘前20天左右进行遮阴,长出来的茶芽以及制出来的茶会特别绿,不仅叶绿素多,氨基酸也多,滋味特别鲜甜。

◆水溶性色素中的花黄素类属于黄色色素,是绿茶汤色的重要组分,花青素类属于紫色色素,对干茶、茶汤、叶底都有影响,还会增加滋味的苦涩度。

紫芽茶和紫鹃茶就是花青素含量特别高的茶类,其芽叶呈现紫色,味会比一般茶稍苦,风格独特。


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色素都是水溶性的。这三者由茶多酚氧化而来,因此对茶汤的颜色和滋味有重要影响。

茶多酚反应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这两者再进一步氧化聚合成茶褐素。因此,这四者的关系互相牵制,即“你多我少”。它们的含量比例在茶中非常重要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