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
发布时间 2011-07-13 浏览 7656 次
五分之一[8] 。及至民国初年,湘茶在全国仍具有优势地位。1914年,有茶园面积10.47万公顷,产茶8.05万吨,茶叶出口额仍为全国之冠[9] 。但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至建国前夕湘茶已陷于中落境地,出口频于绝境。经四十年的奋发努力,至1988年湘茶已东山再起,该年全省有茶园面积11万公顷,产茶8.2万吨,出口3.38万吨,创汇5966万美元,其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仅次于浙江屈居第二,出口和创汇分别占全国的17%和14.8%。

二、湘茶生产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茶树原产于温润的热带、亚热带低山丘陵区,为多年生带叶常绿植物,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选择较为严格。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5℃以上,冬季月平均气温不小于10℃,夏季月平均气温不超过32℃,多年最低气温不低于-10℃,?10℃的有效积温不少于3000℃;年降雨量?1000毫米,月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茶树生长期内的相对湿度在80%左右,土壤湿度75%左右;喜红、黄色等漫射光,直射光不宜超过37%,日照时数以年平均1500小时为宜,喜云雾多弱光照生境。茶树根系发育,要求深厚肥沃疏松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