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青茶,由汉口运销西北、华北以及俄蒙等境;由粤商采购石门、慈利生产的红毛茶运往湖北渔洋关加工,以“宜红”名称装运上海供应欧美各国[16] 。从而促进了湘江流域、洞庭湖环湖山丘乃至湖南全省的外销商品茶生产。再次,要求相当数量的劳动力。由于茶业经营是一个由茶树种植和管理、
茶叶加工和包装、成品茶储运和销售等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具有劳动密集型性质,必须要有一定的人口条件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自清以来湖南人口获得迅速发展,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已达1989万,宣统三年(1911年)更增至2340万。其时洞庭湖环湖地带已是“濒湖开垦无虚土”[17] ,偏远的湘西山区龙山县也是“尺寸隙地,无不垦辟”[18] ,已表露出湖南人多地少的矛盾。
茶叶是技术性山地园艺作物,既不与粮争地,又可容纳较多劳动力,正好解决了湖南部分劳动力的过剩问题。
三、历史时期湘茶发展特点及其启示意义
回顾湘茶发展兴盛的历史过程,对当代湘茶复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一是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