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泡规范:展现普洱茶韵的结构(谈普洱茶数字化评价体系五)
发布时间 2011-11-03 浏览 7174 次
 口腔刺激是短暂的,茶韵是长久的,茶的灵魂在茶韵上,不是在口腔刺激上,冲泡过程结束,品茗并没有结束,只是开始,是个境界的到达与精神升华的过程,我们常常看到这个过程被人为破坏了,目前流行的普洱评审中那一排排的杯子、茶友相聚那连环多款茶的冲泡,都是破坏了茶的灵魂表达,那不是真正的茶的境界。

仓储的困扰:历史上,普洱新生茶,都是以即时品茗为目标成茶,这点无疑,无论“号级茶”、“印级茶”还是“七子饼”,市面上见到横跨百年的茶品,均是如此,这点要看清楚。普洱新生茶,晒青制程是传统成茶的基础制程,在这个制程下,没有对成茶原料进行过多的目标调整,除了必要的杀青、揉捻外,干燥环节为阳光下自然干燥,这个制程下,遗留了原料固有的天然属性,口感上苦、涩难免,正是普洱新生茶的口感不好,在实践中又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陈化,口感在品茗质量上得以提高,才出现了陈化的倾向,随着陈化期的延长,发现了其它茶类没有的茶韵特性,才铸成对普洱生茶陈化意义上的第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普洱茶》,在漫长的陈化过程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