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般外销
绿茶,仍不宜如此过细之采摘也。过粗之采摘,对树势及成茶品质均属不利,其理至为明显,但亦须视环境而定,如日本之采摘即甚粗放,普通均为一芽三叶四草叶至五叶者,此因日本茶业,受天然环境(如气候及土壤)之限制,无法制成高级
绿茶,以与我国大陆
绿茶竞争,无已乃退而求其次,粗采而多施肥,以求增加茶园单位面积产量(日本每英亩平均茶菁产量达2,800磅以上)且用夹摘法(夹摘每人每日可采250磅以上)以求减低生产成本,而便于廉价倾销。台湾
绿茶天然香味较低,品质介于大陆浙皖闽茶与日本
绿茶之间,故可称为中级茶,就品质言,并无优异之处,但求价廉,外形好,整齐干净,可用以并入高级茶中,以求减低零售价格,故范和钧氏主张台绿采摘不妨稍粗,可以一芽三叶为标准,以求减低成本至与日本相若,则台绿品质既较日绿为优,偿格又与日本相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自可胜过日本一筹,此说自亦有其理沦根据,但台湾一般茶农采摘本甚粗放,且有愈采愈粗之势,今政府虽提倡一芽二叶法,而一般茶农仍多采一芽三叶以上者,若标准再行降低,诚恐茶农采摘更为粗放,以致不可收拾。且台湾茶树本甚矮小,加以中耕除草施肥甚少,修剪不当,茶园管理不良,采摘不得法,以致茶树树势衰颓不堪,若再粗摘,则不独台绿品质每况愈下,国际信誉降低,且茶树愈采愈衰颓,甚至有死亡之危险。故粗采之法,在任何情形下,必须树势旺盛,茶园管理周到,施肥充足,方能行之也。
新梢之叶,采摘时应酌予保留,使叶腋多发新芽。留叶之法,为F或 F+x ,幼小茶树,则须留芽若干,(即 B+X)俾以育成优良之株势,即长成之茶树,如须保留树势,亦应留 B+x 不采,普通最好之采摘法,为俟新梢长成四叶后,采其第三第四两叶,其余则俟芽伸展后再采,此法曰老嫩分摘法,或曰留芽摘,俗称养标。如此探法,不独品质甚佳,且品质划一,制造处理较为简便,产量亦可增加,树势又易保持,实宜提倡也。
采摘时除须注意其老嫩标准及叶芽数目外,尚须注意其高度及采摘面与树型等,中外采摘有一最大差别,我国采摘,仅注意摘下茶菁之老嫩,不管其自何树之何部位摘下,亦不管摘后树型如何,树势强弱如何,外国摘法则其着眼点完全相反,注意于采后之型式,树冠是苦平整,树势是否健康,旁枝萌发机会是否较多,至于摘下茶菁之老嫩标准,则视个别情形而异,在制高级茶有利地区及时候,则采摘较嫩,用手摘法采一芽二叶,采摘周期较短,勿俟新芽长老即予摘下,在祗能做低级茶有利地区,则采一芽三叶至五叶用机械采摘多施肥料以补救之,尽量减低成本,如日本茶品质虽劣,但在国际市场上仍有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