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茶粉利用的探讨
发布时间 2011-12-24 浏览 49852 次
 超微茶粉饮料的试制我们在开发螺旋藻饮料时考虑到螺旋藻藻体直径8—10um,藻丝直径0.2~1um,当茶粉粉碎至200目时,理论上其平均粒径0.127um,考虑对角线因素及倾斜下落的颗粒可以按0.18um~0.2um估计,既然螺旋藻能制成悬浮饮料,茶粉原则上也能制成悬浮饮料。我们花费了很大力气对此进行了尝试,先后用CMC,β—CD、黄原胶、明胶、琼脂、海藻酸钠、蔗糖酯、分子蒸馏单甘酯等进行了试验。考虑到作为饮料的透明、流动性好的要求,首先将悬浊液浓度设计为0.1%~0.5%,结果茶粉加在蔗糖酯、单甘酯的悬浊液中整体呈白色,茶粉掩没在胶体中,完全不透明,因此剔除。黄原胶和明胶0.1%浓度时粘性已经较大,因此设计浓度降至0.02%~0.05%,经试验将茶粉按0.5/100(M/V)的比例搅拌加入黄原胶或明胶中短时间内(约8—10h)可以悬浮,时间稍长茶粉即出现沉降。

以琼酯作试验,0.5%~2.0%的琼酯溶液均可以悬浮茶粉,考虑到饮料的流动性,建议用0.8%~1.0%的浓度,在此浓度下,加柠檬酸、苯甲酸钠、蔗糖等不改变茶粉的悬浮特征。

大于1%浓度的海藻酸钠粘稠度高,不宜。在0.5%海藻酸钠溶液中按 0.5/100(M/V)的比例加入茶粉,24h内悬浮液稳定,至30h开始出现分层,至48h显著分层,上清液体积约占2/3,下层带有茶粉的沉积层体积约占1/3。

据此设计0.3%海藻酸钠+0.5%琼脂,0.5%CMC+0.5%琼脂两种组合,可以在数日内保持茶粉悬浮液的均一性,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及柠檬酸等不影响悬浮液的均一性。

试验时先以少量胶体溶液湿润茶粉,以免结块,将润湿的茶粉倒入剩余的液体,搅拌均匀,匀浆,静置,观察悬浮液的稳定性。

根据以上筛选的结果预期可以制成一种茶粉饮料,下一步将对茶粉加入量,其他添加剂的配比及饮料的总体品味进行试验。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