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内容情节确认近现代文献赝品
发布时间 2014-07-09 浏览 50764 次
林彪的语句。

三、在成文起因与企图觅矛盾,确认假冒文献

成文起因与企图也是成文背景的一部分,只不过更具体一点。起因指的是直接引起撰写某文献的原因。企图指的是撰写某文献的目的与意图。如果成文起因与企图,同文字内容所述有矛盾与相悖,那就是虚假文献。

例如,《杨靖宇借款契约》,其中写道:“借款契约人杨靖宇因抗日钱粮贫乏……向林延文名下借款银元八百元整,三分利,抗日胜利以后由吾苏维埃农民协会还款……1939年5月20日”。成文起因是抗日缺钱粮借款,成文企图就是要证明杨靖宇借款,要“三分利”还借。可没有写清还债时间与具体还债人。这有什么用?这样写可以永远不还。却写出“抗日胜利,由吾苏维埃农民协会还款”。1939年中国正处于危难时期,谁知道抗日何期胜利。再说抗日时期,国民党政府管辖全国,由满洲国统治东北。“苏维埃农民协会”在东北不是抗日权力机构,事实早已被取代,没有了这种机构,哪能还债?按理说应杨靖宇来还,借款时能想到杨靖宇一年后牺牲。成文企图与所述矛盾,是编造出来的文献。

四、在情节过程中查疏漏,确认虚假文献

一些虚假文献所叙述的情节过程,常常出现与事实相反,或者根本性错误。一是时期、地点与人物不对。二是事件发生过程和结果不符。三是当时还没有某种名称、语词、称谓、器物等。四是情理悖谬、掩耳盗铃。五是当时还不具备那种条件基础和能务。六是画蛇添足、无中生有等等难以概括全面,举几例说明。

例如,《李济深潜伏证》,128开卡片,正面印“南京政府特别潜伏令”,背面印有“南京政府特别任命李济深潜伏华中地区从事秘密情报”。该证文字内容情节情理悖谬、荒诞无稽,纯属虚假伪造。李济深曾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后被蒋介石囚禁南京。抗日战争期间,主张团结抗战。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1948年主持成立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新中国成立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南京政府”没有资格与权力给李济深颁发“潜伏令”,李济深也用不着、也不能潜伏去“从事秘密情报”。“南京政府”是中华民国政府的一种代称,因为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发布文件不能用“南京政府”。再说潜伏是一种秘密行动,极少数人掌握和知道,一般单线联系。印成证件已发,很多人就会知道,也就无密可保,不能潜伏了。

又例如,《一二九运动传单》,32开绿色大字报纸,竖写油印字迹,标题是“一二九运动传单”,结尾处有“还我青岛”、“废除廿一条”、“惩办卖国贼”等口号。见到此传单,便可确认为伪造品。首先不应当有些标题,“一二九运动”是以后确定的事件名称,当时并不明确是政治运动。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企图控制冀、鲁、晋、察、绥五省,在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救国,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上街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影响全国,掀起抗日高潮。因而将这场运动称“一二九运动”。再说传单中的口号“还我青岛”、“废除廿一条”是五四运动时的口号,与“一二九运动”无关。这是编造传单才不了解近现代史,套用五四运动时的传单写成的。

再例如,20世纪三大的伪书,《当代名人轶事大观》、《石达开日记》、《足本浮生六记》,疏漏百出,学人多为笑谈。

《当代名人轶事大观》,托名吴趼人所著,吴趼人及后裔都否认写此书。其中许多内容情节凭空杜撰、张冠李戴、差错迭出,有点文史知识的人就能识破。至今还未考证出是谁人伪作。

《石达开日记》,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讨论太平天国运动中,起了相当作用,不少著论家纷纷引用,对石达开评价成了关键性蓝本。后来发觉上了当,其中不少情节过程是错误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差错极多。经多方证明和查对,原来是常州人许指严伪作,许嗜酒成癖,欠债累累,情急之下,想办法编造成文,由世界书局沈知方支持出版。为害无穷,现在还有不少学人引用其中的材料,研究成果与水平可想而知。

《足本浮生六记》,六记是《闺房记乐》、《闲情况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山史记历》、《养生记道》。其中的内容情节纯属编造,离奇荒诞,驴唇不对马嘴。刚出版时鼓噪喧天,稍后被弃之茅厕。

通过内容情节,确认文献赝品的环节和例证多得很,难以归纳概括清楚。从事文献鉴定工作的人在实践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发现。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