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人们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疲劳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车上睡觉、打盹、补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都不容易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
另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生病。比如车上小睡后,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边睡觉,容易使一侧的脖子肌肉疲劳,所以很容易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风扇吹动,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个别的还能导致面瘫,有些人面瘫短时间内可自然恢复,有些就再也不可逆转了。
最后,专家称,白天疲劳的时候小睡一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但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人物三:保证睡眠型
睡眠状态:今天听说8小时睡眠足够,明天听说7小时睡眠长寿,到底多少小时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养颜,那就睡它个10小时。有时醒来很清醒了,那也先不起呢,原因是还没睡够10小时!
专家分析: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生活,少睡点也无妨。
人物四:紧张吃药型
睡眠状态:平常很注意睡眠,偶尔有个失眠什么的,就紧张兮兮地找药吃,总觉得偶尔吃一两次药没事,虽然没造成药物依赖,但实际很多时候是多余吃的。
专家分析:90%以上的成年人都有过失眠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得了失眠症,也不一定非要上医院或进行药 [本信息共有 2 页][第 1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