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底,丰子恺回到上海,在上海专科师范教图画课,同时远去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1922年春经夏丐尊推荐去浙江上虞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在这里他又重新拿起了画笔,开始用毛笔创作漫画,一发而不可收,经常把平日喜爱的古诗词句意作成画;把日常生活中有感触的事物一一描绘出来。1924年丰子恺为《我们的七月》设计了封面,并在此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幅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文学周报》把丰子恺的画作命名为“漫画”。1925年12月,《文学周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没出一个月,上海开明书店重版了这本画册,以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子恺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云霓》、《人间相》、《都会之音》等画册。1926年5月,丰子恺为中国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一期专号设计封面射塔“矢志”图。6月他又为《中国青年》第二期设计了“战斗图”,鼓励青年勇敢斗争。这幅封面连续用了半年之久。1930年丰子恺失去了慈母,为此他蓄起长须,成了闻名的“丰氏胡子”。1937年因日寇侵略,丰子恺携家内逃。他在杭州租了一处别寓,与弘一法师及一些朋友交游,冬、夏两季回到故乡,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思想感受、艺术主张、见闻纪录,以漫画、随笔或文艺理论的形式,大量发表在报刊上,并出版不少集子。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选出郭沫若、茅盾、冯玉祥等各界名流为理事,丰子恺任会刊《抗战文艺》编委,并为封面题签。抗战期间,丰子恺把八年多的逃难生活称之为“艺术的逃难”。他一路上写了大量的文章,记了数万字的《教师日记》,在此期间他的绘画收获也是十分丰富,他一改以往只作水墨画的习惯,大量创作彩色画,画幅比以前扩大了。他还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药》、《故乡》、《风波》、《白光》等作漫画插图,出版了《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抗战胜利后,他画了许多《八月十日之夜》和《狂欢之夜》为题的画,送给许多亲朋好友。1946年12月,丰忆恺的学生钱君匋为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彩色漫画集《子恺漫画选》,次年又出版把《又生画集》、《劫馀漫画》等,1948年又出版了《丰子恺画存》。1948年9月,他携儿女与开明书店经理章锡琛夫妇结伴同赴台湾。在台湾仅住了两个月,便又回到厦门。解放后他主动热情地参加各种社会事务。1951年4月,他做为文艺界代表参加了上海市第二届二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上他与陈毅成了好朋友。他先后担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副会长、上海文联副主席等,他还是上海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便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黑画家”等帽子,遭批斗,关“牛棚”。1972年,丰子恺的问题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1975年9月15日于上海龙华医院逝世。1978年中共上海市委给丰子恺彻底平反。1979年6月28日,上海市文化局、文联、画院在龙华革命公墓大厅联合举行了丰子恺骨灰安放仪式。
丰子恺一生绘画题材十分广泛,数量多,篇幅小,同一题材他能数张,甚至数十张,形式也大同小异。他的画寥寥数笔,小中见大,弦外余音。“子恺漫画”享誉国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浪漫、抒情
丰子恺成名较早的大都是抒情漫画,他将传统诗词意境绘成画而不显做作。他观察和体味生活细致入微,长期写生,练习书法,所以在他的漫画中,用几根线便能把人物勾画的栩栩如生。他赋予生活以诗意,又将古诗词生活化,《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翠拂行人首》、《海内存知己》、《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古代诗词和现代人物风景相得益彰。他的画中常画的树只有两种,造型也基本相同,就是柳树和梧桐。画燕子,四笔即成,全是用墨。俞平伯曾送他一个别号“丰柳燕”。
二、讽刺漫画、依稀可见
丰子恺对政治不太热心,解放前他没写过什么政治性文章,也很少画政治讽刺画,虽然如此,他仍关心生活,关心民众。也不时作讽刺味很浓的漫画。抗战中他画了些以激励国人奋起杀敌,热爱祖国山河的画如《大树被砍伐》、《轰炸》三幅、《小主人的腿》用血淋淋的事实揭露侵略者的凶残。
解放后他倒是作过几幅影响很大的讽刺画,这大概开始参与政治生活,心系新中国命运有关。1956年他作《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并加注云:“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对盲目从上的不良作风的讽喻。
三、宗教漫画
1948年11月,丰子恺在厦门佛学会演说时,把人的生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文学艺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1928年他费了近五十年时间创作了《护生画集》一至六册。丰子恺在创作创作他的护生画时,其技法仍是他惯用的漫画方法,随意自然。
丰子恺一生绘画题材广泛,而篇幅较小,用笔简练、着色简单,成稿较快,所以数量较多,流传甚广。艺术市场多有出现,然而价格不低。朵云轩1993年拍其纸本设色《一轮红日东方涌》98.6×55厘米,成交价为11.5万港元。2000年文化部文化市场中心艺术品质部参照ISC2000国际艺术品价值评定标准其写意山水为40000元/平方米;写意人物40000元/平方米。
丰子恺作品拍卖成交价参考表
作品名称
规 格
成交价
时 间
樱桃芭蕉
40×33
72,600
1994
观音菩萨像
67.6×32.3
44,000
1994
山水
79×33
35,200
1994
春游图
32.5×30.5
20,000
1994
天涯若比邻
71.5×45
30,000
1994
行书诗(书法)
39.8×23.7
21,000
2001
观棋不语图
34×27.3
22,000
2001
人物
15.1×11.5
16,5000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