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钱币的由来
下一主题:伍元券两种版式的不同
近年来,由于假币的增加,一些单位在收缴现金时,在真伪难辨时采取钱上写上缴款人姓名的方法,以便查找。如学校缴学杂费、集资建房缴款等都这样做过,媒体多次曝光指出是损坏人民币的违法行为后,这些单位学会了根据记载货币上的号码和缴钱人相对应的方法,来处理辨伪的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污染人民币的违法现象。这是社会上创造性地运用人民币号码的事例之一。可见人民币上的小小号码在有些时候也能起到大作用。
人民币上号码在金融机构收兑残缺人民币时,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当纸币不慎撕掉一块又正是有横号码或竖号码的拼接后,银行根据横竖号码是否完全相同,就可以判断其是否为一个完整的货币,有没有套取国家利益的嫌疑。
人民币上的号码还可以来区分同一券别纸币发行时间的早晚。一般讲,号码位数少,或号码越小的,发行时间越早,否则即晚。还可以区别其是否是同一套别的人民币,如纸分币,虽然都是1953年版,但因其发行时间前后差别很大(中间曾一度中断发行),有冠字且带号码的是1955年3月1日发行的,而有关冠字不带号码的是1981年7月15日重新发行的。为避免号码重复,重新印制时只印冠字而不带号码。因这时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绝大多数已退出流通,故许多专家学者及钱币爱好者均认为应划归到第三套人民币,这样的话带号码的与不带号码的就分属二套不同的人民币了。当然,人民币上的号码远不止上述作用,号码作为纸币上的重要构造元素和整体的一部分,是不可遗漏和或缺的,印制过程中不要说计号器不能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就要产生大量废品),其号码的颜色也不能漏套,不然一旦流入社会,就是一个热点新闻,这样的货币也会成为一些人收集和炒作的对象。因此,号码印制的质量也是检验人民币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