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红山文化玉器
下一主题:浅谈玉器雕刻中的线条
第二怪:在计划经济时代,白玉是以重量计价的,但今天行情看涨,就以块数论价。行家们凭经验估价能八九不离十,但外行一涉此道,容易晕头转向。
第三怪:皮色理想的白玉质量都不错,新疆和田籽料带秋梨皮色的,因为内在的白度、细腻度以及凸理的油脂感都很到位,价值更高。带皮色的白玉,古已有之,用作巧雕,留存到今天,便平添一份古韵。但今天市场上特别看好皮色,甚至同等质量下,有皮色的玉料价格大大高于无皮的。甚至只重皮色,不重内在质地,那就走岔了道。
第四怪:如今大家对玉雕艺术品的要求很高;料要好,工艺要精湛,同时造型要美。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清三代有之,再远的就很少了。因为,清代以利用和田籽料雕琢的工艺品能留存到今天的,早已聚焦在博物馆和个别大收藏家手中,轮不到刚出道的爱好者。当代开采新疆和田玉,数量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当代玉雕工艺的总体水平也高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因此,有远见的能工巧匠未雨绸缪,大量购进上等玉料,创造出不少优秀作品,高价待沽,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新玉比老玉价高的现象。
第五怪:当前民间收藏白玉出现一边倒,重和田籽料而轻山料。一般山料的质地确实不如籽料,在大小、重量相等的情况下,籽料的价格是山料的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有些商人发现今天山料存货多,就将质地较好、外观白润的山料玉,磨去棱角,冒充籽料出售。
第六怪:因为籽料紧俏,销售利润惊人,故而在市场上,再小的白玉籽料,甚至黄豆般的碎籽也被当成宝贝。白玉商人在小料上打一洞眼,然后将大小、色泽甚至一致的串圈卖出,居然也成了抢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