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块基石
发布时间 2021-12-04 浏览 44689 次

  三、丰富的内涵—古玉种种

  古代中国人,是玉器的伟大创造者,也是玉的崇拜者。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把它当作坚贞和高贵的象征。在古代的玉器上,沉淀了相当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趣,透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以说玉文化和青铜文化一样,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

  1.用具玉

  玉做实用的用具(包括武器)数量不多,如玉斧、玉铲、玉刀、玉匕首、玉带钩及一些玉器皿等。其象征意义多于实用价值,后逐渐演化为礼仪性的陈品,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凝聚着地位和财富。

  2.瑞祥玉

  人们佩戴玉器,不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是希望玉能呈祥避凶,祈求好运。如璜、佩、珠坠等装饰品,还有长命玉锁等小件玉雕,随处可见,成为一种文化习俗。汉朝至明清,人们对玉的崇拜已达到了至高无尚的境地。

 3.爱情玉

  用玉器表达感情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首先因为玉美,人们借其美来表达对美的赞赏,汉文化中有不少词汇把玉的自然美引伸为人的容貌和气质美,如玉女、玉容、玉貌、玉肤、玉立等。玉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盘玩久,更迷人,最能表达人们“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美好心愿。

  4.玩赏玉

  中国玉器既是精神财富,又是物质财富。上乘玉雕高贵至极,“和氏壁”价值连成的故事可见一斑。宋、明、清三代,上行下效,好玉成风,出现了大量仿古玉器,艺术品位极高。

  5.礼仪玉

  我国传统的一些礼仪风俗,玉往往用于祭神或奉拜祖先。

  6.等级名位玉

  玉美而名贵,唐代规定,官五品以上,佩金带,三品以上才能佩玉带,亲王均应佩玉带。宋代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下佩金带。明代唯亲王及一品文官方可佩玉带。

  7.道德玉

  玉被赋予道德含义,并在理论上加以论证,始于孔子。古人把玉当作修身养性的标准,反映美德,象征智慧和纯洁。

  8.馈赠玉

  周代以后,赠玉之风大盛,贵族常用玉作为礼品。直到清代,玉仍为馈赠佳品。

  9.丧葬玉

  唐朝以前,王侯显贵服玉衣葬。贵族富人安葬则大量使用九窍玉,用玉块、玉蝉、玉豚等塞于人体九孔,以求保持精气,永保不朽。

  10.药用玉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玉类14种,作矿物药材,即药用矿物。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