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高远,韵味之充足亦堪称一绝。在已发掘出来的奇石中,有的文化含量之高,几乎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如图1“野旷天低树”。落日黄昏中,苍茫暮色里,烟波掩映一孤村,江水的景致,那份宁静、恬淡的幽静之美跃然眼前。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可以说为这方奇石起到点睛的作用,观赏此石,很难不让人思慕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和向往古人那种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惬意。图2“野渡无人舟自横”。画面石中的湖水波光,水中倒影,岸边小船,涧边幽草,灌木丛林巧妙布局其间,分明是一幅天然图画,是一首无声的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可以说石上诗之意境尽出。图3“秋韵”。画面天空湛蓝,白云朵朵,树上一片金黄,树下溪流涓涓,好一幅秋日之静美的绝妙画作。观此石有如身临深秋,妙不可言。图4“秋水伊人”。石中古木参天,一潭秋水似空山新雨过后的杰作。水之中央似有一红裙少女站立其间,品赏之余当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名句来,此石之真意,实难用语言表述。图5“烟柳画桥”。石中烟雨如丝,垂柳飘荡,一池湖水边,拱起一道彩虹般的画桥,其景致如春雨杏花江南的某一处名胜,更似杭州“西湖十景”中的“柳浪闻莺”。石不大,把玩在手,有如托起地上苏杭某一处的人间仙境。图6“哈纳斯湖之秋”。一条青色的玉带从石中蜿蜒穿过,构成了一条天然河流,河的岸边蓑草枯黄,还有两只仙鹤嬉戏,湖的对岸层林尽染,水中倒影和平静的湖水更酷似新疆的名胜景点哈纳斯湖的月亮湾,观看此石的人无不称奇、称绝。观石在悟,品石如禅。和阗玉质图案奇石丰富的意韵可以说是百人百味,是任何语言也难尽述的,但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任何不懂奇石的人也会爱不释手。
笔者对和阗玉质奇石的收藏前景感到乐观。如同所有大江大河里的卵石成千上万而有图案的奇石难得一见一样,和阗玉质图案奇石的资源也十分匮乏。在现代赏石标准讲求“形、色、质、纹、韵”的理念上,和阗玉质奇石可以说是尽得风流。一方天然的美玉本身就是一方难得的奇石佳品,再在美玉之上经大自然配上绝美的图案,更是奇中显奇,这也是目前其他任何石种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在物以稀为贵的铁的规律面前,收到一方以天然美玉为质地的图案奇石,其收藏价值、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原因,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奇石展览中,赏石专家和绝大多数奇石收藏者们还见不到和阗奇石的身影,但它的无穷魅力一旦展现出来,会令世人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