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品味“歇夏”期 寻找
下一主题:一生感受集邮———集
通过上述处理,仍有小部分锈未能去除。我们改用5%柠檬酸处理效果很好,这是由于柠檬酸能与锈蚀物中二价铜发生络反应,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但是,柠檬酸对铜器基体的腐蚀速率高,不宜过多应用。否则,处理过的铜器表面与其它部分颜色反差强烈。
不管用什么药剂处理,最后都要用蒸馏水清洗,把器物上残余的药剂去除干净。
(2)清洗
去除全部锈蚀物后,我们选择先用0.5%BTA+0.5%Na2MoO4+5%NaHCO3复合缓蚀溶液浸洗,然后用蒸馏水喷洗,最后用95%酒精作脱水处理。作用是:一方面去除潜伏的氯离子,另一方面去除器表的泥沙、尘埃。
(3)缓蚀处理
选用苯并三氮唑(BTA)进行缓蚀处理,BTA与Cu反应生成保护膜,可隔绝空气、水汽,达到抑制病变作用。方法是将2%BTA乙醇溶液用毛刷均匀涂刷在铜铳表面,然后干燥。由于BTA有毒,要求操作环境通风良好,操作人员最好戴上手套、防毒面具。
(4)封护处理
这是保护工作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选用氟碳材料涂刷铜铳内外壁,使其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有利于铜铳的长期保存。该涂膜材料室温固化,膜外观平整、光滑,呈半透明状,涂膜附着力好、耐久性好。在此前的模拟实验及实际应用中,已表现出良好的防潮、防水、防锈能力,而且不影响文物外观。
(1)铜铳经保护处理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在开放性环境中保存至今,未有锈蚀迹象。
(2)铜铳的保护,严格遵守科学保护原则,有详细的记录存档,为今后长期保存和研究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后的保护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
(3)该铜铳铭文内容丰富,除铳的编号、重量外,还记录了铳的制造机构、时间、人员,相信对中国火器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