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白玉的诠释
下一主题:“玉不琢不成器”和田
玉质的真伪,是玉器成败的关键。玉质对了,即使时代上有误差,也不会血本无归,玉质错了,纵有千般理由,也是一亏到底。
在我国从商代晚期开始至今,和田玉一直是玉器的主要的原料,也是玉文化最崇高的标志。由于和田玉物美、珍贵、价高,深受收藏者青睐,所以作伪者长期以来常将价格低廉的岩玉、蓝田玉、南阳玉以及似玉非玉的杂石冒充和田玉,招摇过市,牟取暴利。收藏者在受骗与反受骗的过程中,找到了识别真伪玉质的方法,使伪品、赝品渐渐失去了市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开发利用,作伪者又找到假冒骗人的新途径。他们将价廉物美的青海玉、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玉大肆兜售,索要高价,骗人牟利。
和田玉产于昆仑山北麓3500米至5000米的高峰中,俄罗斯玉产于昆仑山下的余脉之中。由于产出地点的不同,地质、气候、地理环境亦不同,这就形成了他们之间的具体区别。
首先,要树立标准件意识,牢牢掌握和田玉的特点和鉴定方法。和田玉比重为2.9至3.1,硬度为6至6.5,温润、细腻、光泽柔和,呈半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