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发布时间 2011-08-11 浏览 51750 次
的。至于明人张字烈在《正字通》中对于“釉”的解释,又说“釉,磁器、漆器光泽曰釉”。

早在唐人陆羽的《茶经》内曾有“越瓷类玉”、“越瓷类冰”的说法。顾况的《茶赋》也提到“越泥似玉之瓯”的美质。而在唐代诗人们的妙笔形容下,更是生动可喜,引人入胜。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陆龟蒙所作“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皮日休所作“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施肩吾所作“越宛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与韩屋的“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等名句不胜枚举。尤其是晚唐诗人徐寅在他那首《贡余秘色茶盏》诗中把越窑青瓷的釉色写得十分淋漓尽致。他用“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喷。”如上精炼的词句,刻划出“秘色”瓷器的青翠色调和晶莹光泽。结合今日所见的越窑青瓷看来,上面这些多是形容其釉、色而非透明度。从而也反映出古人是把釉、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