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元、明、清时期瓷窑及
下一主题:字画装裱技术
在《中国陶瓷史》第九章"明代的陶瓷"中论述到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与成化斗彩有明显不同的一节时,有这么一段文字:
"在清代康熙时期的釉上蓝彩发明之前,瓷器上的蓝色,只能用釉下青花来表现。五彩图案中,有了这种蓝色,就能增加色泽的对比感;没有这种蓝色,就显然减少了鲜艳的程度。在这里,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地位该用蓝色的地方,就用釉下青花来表现。在成化彩瓷中,就有这种表现手法。这一类成化彩瓷究竟仍称斗彩呢?还是应该称为青花五彩,甚至就称为五彩,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见《中国陶瓷史》384页。
这里,要把相同的表现手法用几个名称去归纳时,似乎产生了这样的矛盾,举棋不定而徘徊于几者之间,或者说,不知怎样去称呼这两个阶段中共同的表现手法。而这容易让读者感到迷茫-- 一种无所适从之感。
其实问题的解决也很简单。首先让我们把几个名称明确一下,同类的表现可归纳成一个概念,在这总概念下,同类的两个历史阶段再分别称呼。那么,凡是在明代先用釉下青花勾画出了图样,烧成后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