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质变化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11-10-26 浏览 49590 次

1、茶含水量的变化。据研究,当茶叶含水量为3%时,在良好的条件下贮存一年以上,绿茶色泽、滋味可与新茶相仿,超过6%就容易“陈化”,但现在制作加工名、优绿茶时,为了保持茶的外形美观,常常炒制的干茶含水量太多超过国际规定5.99%,如不采取措施就不易保持品质。另外,即使原含水量较低的茶,敞放或无防潮包装,也会很快吸水,如原为含水量5.7%的干茶,分别放置在相对湿度为90%、80%、57%、42%、19%和2.5%的环境中两天,分别上升或下降到11.4%、9.1%、8.1%、6.3%、4.7%和2.3%。茶叶含水量的变化,是由于茶叶中的茶多酚、蛋白质、糖类、类酯物等,都具有很强的吸水还潮性所决定的,所以,茶叶本身含水量高,是引起茶叶内含成分变质,陈化的主要因素。 2、温度对茶叶质量的影响。据实验干燥的茶叶在0℃以下保藏,可使氧化变质变得缓慢,保存一年以上与新茶相差无几。反之,高温又能促使茶叶内部物资发生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就越快。实验表明,温度每提高10℃,绿茶汤色和色泽的褐变速度可加快3-5倍。特别是在夏季7-8月间,气温高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