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复原复制的由来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14-03-27 浏览 51150 次
史文献和留存实物证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不晚于隋代,至唐代已为佛教信徒广泛应用,技艺达到较高水平,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刻印技艺更为精良。宋代刻书,有官刻、家刻和坊刻之分。其中家刻本和官刻本由于采用善本珍本,精校细勘,因此备受后人推崇。至明代,影刻宋版书的风气流行,一些大藏书家精选底本,一丝不苟,所刻的书几乎与原书没有差别。清代此风仍沿盛不衰。

近代照相制版技术的发明和传入,产生了一门新的古籍复制技术——影印。影印就是将原书摄影,通过底片将图文显影于石版或金属版上,然后着墨印刷,这种照相制版的方法在凸版、平版、凹版印刷中均可采用,凸版中有铅字和照相铜锌版,平版中有石印、胶印和珂罗版。这是早期最主要的几种影印方法。

二、博物馆的文献复原复制是古籍复制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纵观由影抄、影刻到影印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古籍复制技术在不断提高完善。目前,博物馆的文物复制人员在复原复制文献藏品时,学习、继承了我国古代书籍的复制技术。古代的文献复制是为了书籍流传和保存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