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书画艺术市场造假“十大手段”剖析
发布时间 2014-07-21 浏览 51307 次
有大师之笔墨功力。 四、细观真迹,用墨丰富多变,擦染极为讲究,将马之体积与明暗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观伪作,用墨单调,擦染无法,毫无体积与明暗效果之表现,与真迹的黑白处 理大相径庭。五、题款书法呆板僵硬,矫揉造作,与悲鸿书法迥异。尤其在“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之“哀”字写法上,亦步亦趋,将断痕也模仿下来,十分可 笑!由此不难看出,拍品《嘶鸣图》完全是一件破绽百出的“改头换位”伪作,怎想竟也高价拍出,实在令人捧腹!

■■手段三 移花接木

所谓“移花接木”,即对原作变戏法大搬家,将一件作品中的人、走兽或景物移走,而改换、嫁接成其他内容,一件“新作”便出笼了。由于作伪者对某一家的东 西经常模仿,极为熟悉,故制作起来相当容易,有些移花接木作品甚至天衣无缝,一般人很难察觉。此类作伪手法屡见不鲜,且屡屡得逞。主要表现在一些动物画与 人物画中。例如拍品《猫》与《松猿》,便是将徐悲鸿纪念馆真迹《为谁张目》进行移花接木后的两件伪作。真迹尺幅85×52cm, 作于1931年,虽为徐悲鸿早期猫画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