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周报》把丰子恺的画作命名为“漫画”。1925年12月,《文学周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没出一个月,上海开明书店重版了这本画册,以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子恺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云霓》、《人间相》、《都会之音》等画册。1926年5月,丰子恺为中国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一期专号设计封面射塔“矢志”图。6月他又为《中国青年》第二期设计了“战斗图”,鼓励青年勇敢斗争。这幅封面连续用了半年之久。1930年丰子恺失去了慈母,为此他蓄起长须,成了闻名的“丰氏胡子”。1937年因日寇侵略,丰子恺携家内逃。他在杭州租了一处别寓,与弘一法师及一些朋友交游,冬、夏两季回到故乡,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思想感受、艺术主张、见闻纪录,以漫画、随笔或文艺理论的形式,大量发表在报刊上,并出版不少集子。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选出郭沫若、茅盾、冯玉祥等各界名流为理事,丰子恺任会刊《抗战文艺》编委,并为封面题签。抗战期间,丰子恺把八年多的逃难生活称之为“艺术的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