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性与“种”、“水”
发布时间 2016-03-06 浏览 49360 次

翠中闪闪亮的晶片不是什么毛病,而是翡翠晶体的反光,是翠性的表现,是区别于其他玉石材料的重要标志。

  晶片大的肉眼容易看到,细微的则借助放大镜来观察,细微的晶片称为“沙星”,大点的形象称其为“苍蝇翅”或“蚊子翅”,再粗大点的则用“雪花”来称。我们所看到的“雪花”也好,“苍蝇翅”、“蚊子翅”也罢,实际上都是翠料中晶体大小粗细的表现。翡翠是一种多晶体的聚合体,晶体粗细、大小决定翠料本身的“种”质和“水头”。晶体粗大的材质相对就疏松,硬度也会偏低些,很明显会看到结晶的颗粒,如豆种以下材质其透明度也会很低或不透明(冰豆种的例外),也就是说它的翠性大,一般种质也要差;反之晶体颗粒细小材质会细润,硬度是相对高些,大体上看肉眼看不到晶体的颗粒,“水头”(指透明度)也会好,在局部地方可能会有“棉”,如没有“棉”,呈现出清澈透明状。那么,这料就是好冰种的或是更好的似玻璃的玻璃种料。就现在缅甸出产的材料来说,“种”老的东西有,其产量越来越少,而价格则年年攀升,如果在上面带上颜色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