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为何称青铜为“吉金”
发布时间 2018-05-19 浏览 50321 次

汉代以前的文章中所称的“金”往往指的就是青铜,“吉金”则是精纯而美好的青铜。《墨子》一书在描述大禹铸九鼎时写到“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这里所说的“采金”就是指开采铜矿取得铸鼎所需的青铜。《诗经》中著名的《韩奕》一诗中,内有“ 革金厄”一句,句中的“金厄”指的就是青铜的轭(马具)。

前一段时间几部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的电视剧中,有表现王赏赐给大臣多少多少金的场面,只见太监们手捧着托盘,盘子里面放着若干个金元宝。这大错特错!其实,当时王赏赐的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青铜。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西周从簋,就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一点。

从簋是约3000年前的一件青铜礼器。它的器内底上有2行9字铭文:“从易(赐)金于公,用乍(作)寳彝”。说的明明白白:这件青铜器的主人叫作“从”,得到了他的主公赏赐给他的“金”,他用这些“金”铸造了这件青铜礼器。这里的“金”又怎么能是黄金呢?!

从簋的下面设一个方形的底座,属方座簋。西周时期能够拥有这类方座簋的,都是高级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