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作伪和辨伪
发布时间 2018-09-21 浏览 51057 次
大的经济损失。以假乱真的伪器常使古玩商和收藏家因辨不出真伪而受骗上当,有的人甚至倾家荡产。如民国时期,北京“式古斋”古玩铺,曾花1万元习进一件提梁卣,这是一件赝品,本来该店主要想借此倒卖发财,这时却卖不出去,店铺也因此倒闭。又如上海人吴启周与美籍华人卢芹斋合办了一家美国最大的古玩铺,吴启周做了一辈子古铜器生意,竟也买了自己的外甥叶某伪造的殷墟铜器,而且金额高达5万美金。由上二例可知,伪作手法这高超,后果之严重。显然,青铜器的鉴定、辨伪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青铜器伪铭文影响后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青铜器铭文是中国真器的重要特点之一,有的铭文甚至长达400字,这些文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铭文大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情况,对我们认识商周时代的风貌很有帮助。而伪铭都则根据自己的需要,瓷意拟文,铭文内容完全可能背离商周真实状况,使治史者出现错误判断,伪铭影响显然恶劣。如北宋徽宗年间曾伪制大晟编钟(仿春秋宋公戍编钟的形制)336件,现藏故宫有“大晟”、“夹钟”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