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南宋“出门税”银铤
下一主题:二版纸币表现佳
阳燧是指凹面镜而言,”燧”即取火之器,阳燧是取火于太阳之镜。我国阳燧起源历史久远,《礼记内则》篇中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记载,金燧即阳燧。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说明当时及以前已有铜镜及阳燧制造,而其金属成份配比与铜镜相同。《周礼秋官》中说:“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取明水于月,以艾祭祀之”。《论衡说日》中说:“验日阳燧,火从天来。”这些说明了阳燧取火用于礼祭。汉《陶斋古录》记载一洗上铸有铭文“大吉宜用富贵阳燧。”可见当时阳燧已涵丰富的民俗文化:长寿、光明、富贵、吉祥之意。而古人何时把铜镜和阳燧合二为一,制造出鉴燧,则无可考证。
怀宁这面宋代阳燧镜的出土,说明宋代还在使用阳燧,并由单一向多功能过渡,制造工艺也越来越精致;宋代取火已很方便,阳燧取火已失去本意,那它又是做何之用?笔者查阅了当年出土的原始记录和图片资料,并对出土的器物进行了再认识,感觉该墓虽是一座普通的宋代墓葬,但陪葬器物比较特别。笔者亲手发掘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