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第一个是东北辽河的红山文化,第二个是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第三个是西北黄河上中游的齐家龙山文化,后者部分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同时指出:“西北齐家龙山文化所用特征原料,是具有沉积构造(sedimentary structure)的软玉,即保存了原岩沉积形成的构造,其中最常见的是布丁石(puddingstone)构造。”⑩近期,台湾大学地科所周述蓉女士、钱宪和先生等以及台湾博物馆方建能、大汉技术学院余炳盛先生等对齐家文化石器的玉质、次生变化等做了研究,发现“齐家文化玉器总体来说玉质种类较多,变化较复杂,但一般较佳的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特征是质地致密、均匀,玉料有极细腻的组织,其精品几乎都是均匀的微晶质或粉晶质玉材。”
玉质有青白玉、青玉、墨玉等,玉质表面发生次生变化后,显出多样的“沉积构造”以及结核状团块、球粒状和角砾状碎屑构造。常见的次生变化为黑化、褐化和白化。周女士等对其次生变化特征和缘由做了深入研究。周女士等认为:“齐家文化玉器是指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