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佩玉以洁身明志
下一主题:玉石功能的转变及分化
玉壁作为中国玉文化中重要器型之一,出现早,沿用时间也很长,有着不可忽略的研究价值,但是,壁的早期形制——良渚玉壁较单调,然而玉壁在良渚大墓随葬玉器中十分突出,因此,认识学习其源流、用途对中国古代玉器发展起源是相当重要的。
良渚玉壁是个特定的名词,它牵涉到玉壁的原定义,《说文》“壁,瑞玉,圜也。”“段玉载注”。‘“壁,圆,象天”。《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授周南泉先生云:“学术界对玉壁的称法一直不很严格,有将方园形,椭园、或扁园有园孔器,都定名为玉壁的。在考古资料反映出来的客观情况中,完全符合《尔雅》中严格制度的不多见。”在本人的意见中更倾向于将环形器中孔直经小于该器剖面一侧宽度者,为壁。
良渚玉壁在形制上,除了大小和对钻孔的正偏上存在区别之外,细微处还有两点;一为边沿内凹或直平,二为中孔壁面上凸脊线的有无,内凹边沿的玉壁极少见,都施于特别精致的器物上,中孔凸脊在一般玉壁上都存在,无脊的大都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