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圆玉的名称和意蕴
发布时间 2021-06-14 浏览 49288 次

  中国古代圆玉是指玉璧、玉瑗、玉环、玉这四种外形相似的玉器,随着时代递进和其使用功能的隐退,现今的人们已经极少考究它们之间形制的区别,时常将玉瑗、玉环,甚至玉都归属于玉璧的范畴,统称这类圆玉为玉璧,这种称谓混淆了中国古代圆玉的用途,忽略了中国古代圆玉所要传递的信息。

  关于中国古代人际交往使用玉器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禹曾在涂山会合诸侯,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当时诸侯所执的玉有圭、璋、璧合称三玉,都属古代所言的瑞玉。这里特别需说明的是,古代三玉中的玉璧,是一种特指,并不包含玉瑗、玉环、玉。

  先秦的典籍论及礼玉及其用途,特别是圆玉,作用甚多。但对圆玉形制的区分却很少说明。《周礼冬官考工记》中仅提到:“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羡被后人释为璧的孔径,至于瑗、环、的区分,未做说明。直到汉初编撰的《尔雅释器》才有了以下解释: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好”与“肉”指什么?这或许在著者当时是无需注解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