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常见的缺损及修补(一)
发布时间 2021-10-12 浏览 45951 次
1)今日看到的古镜表层多已氧化,即许在反射光中,那些气泡和砂眼也不易发现,只有铜镜破碎后才能暴露出来。(2)郑氏所云填充物是紫铜,上述古镜则各有区别。当然,紫铜也是一种软质金属。

日本《御镜仕用之控书》也谈到过砂眼类缺陷,其填补合金习谓之“白玉”、“铜赤玉”等名。

(二)发气残痕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气泡,一般气泡是金属析气造成的,多存在于金属表层之下,且呈圆形;“发气残痕”则是由于铸型析气所致,多停留于器件表面,往往无气泡的圆状,其状若皮肤烫伤、从实物考察情况看,古镜一般皆侧立浇铸,“发气残痕”便经常出现在铸件上部,有时见于鼻孔处。这种缺陷一般不作机械性修补,但也有一些例外。

我们考察过1枚山东临淄出土的汉内向连弧纹镜LL3,镜缘厚3.8毫米,肉厚1.7毫米,缘部的正、背两面均为绿锈覆盖;缘部正背两面的绿锈下均有一层红铜质补块,形状不十分规则。正面一侧的大于1.25×1.5厘米,背面一侧的稍小,厚度均约0.3-0.5毫米。正表面补块成份为:铜92.602%、锡5.466%、铅1.930%。因其表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