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青铜文物的清洗及封护
下一主题:玉蝉出淤泥而不染
笔者从八面玉琮的纹饰特征和琢制材质分析出以下两点:一、良渚文化玉琮不仅有精美的浮雕神人兽面纹饰,即使阴线刻的,皆以骨、牙一点点雕出之精细手工刻纹,尚有分节分槽,法度严谨;二、良渚文化玉器之材质,应为江、浙就地取材(透闪石)琢制而成,但却无有新疆玉定论的。
现在可见的八面玉琮纹饰,皆为简约之浅线刻,而且材质全是新疆青绿玉,这都和良渚文化玉琮相去甚远。故不能简单地见到玉琮就归纳到良渚文化玉琮中。
笔者就八面玉琮的定位,谈点看法:
首先,从目前著录得知,西周以后墓葬出土的四面玉琮,其神人兽面纹饰渐次简约,直到春秋晚期的楚文化四面玉琮,不仅器型简约退化,更是光素无纹。现藏于湖南博物馆,于1971年在湖南长沙浏城桥出土的四面玉琮,即为此例。
西汉以后,玉琮的墓葬出土即已灭迹。
其次,2001年2月8日,成都市区西北一处商代晚期至西周前后的金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