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镜背面的工艺
发布时间 2022-11-23 浏览 12452 次
面是用来照容的,另一个面中间有一个钮,用来持握或悬挂。镜子主要功能即是照容,因此不可能在正面装饰,工匠只能集中精力在铜镜的背面展现他们的才能。而一件成功的作品,正面和背面必须达到和谐统一。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历朝历代的工匠一直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最早开始使用的,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使铜镜背面装饰的丰富复杂和正面的光素形成对比,本次展览中大部分铜镜采用了这种方法。在战国时期,铜镜已经能够作为一个成熟的类别,与似镜的物体区别,如铠甲上的饰物或典礼上的各种反射物相区别。我们发现这个时期铜镜背面已经开始出现纹饰。展览中战国三夔龙连弧纹镜的背面饰有三条凶猛的夔龙,夔龙身有双翼。地纹为涡纹、“Z”字纹、串珠纹,是由同时代青铜器的纹饰演变来的。镜子边缘浅浮雕的连弧纹和夔龙表面是平的,无纹饰,略高出地子,这是浅浮雕工艺的早期表现形式。这一趋势后来变得更加明显,使得铜镜正反面的对比更加突出。这种高度对比手法,西汉时继续发展,东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