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地区茶俗略谈
发布时间 2013-04-22 浏览 25052 次
quo;神农尝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饮德昂酸茶能清热解暑、消炎解酒、爽神润喉,增进消化。德昂族民间传说,常饮酸茶,可美容增寿。景颇族胭茶云南德宏州的德昂族,至尽扔保留着以茶当菜的原始方式。胭茶一般在雨季,鲜叶采下后立即放入灰泥缸内,压满为止,然后用很重的盖子压紧。数月后将茶取出,与其它香料相拌后食用。也有用陶缸腌茶的,采回的鲜嫩茶叶洗净,加上辣椒,盐巴拌和后,放入陶缸内压紧盖严,存放几个月后,即成为"腌茶",取出当菜食用。也有用作零食嚼用。住在德宏州的景颇族还保留着使用“竹筒腌茶”的习惯,这也是一种最为古老的食茶方式。将鲜叶用锅煮或蒸,使茶叶变软后再放在竹帘上搓揉,然后装入大竹筒里,并用木棒舂紧,筒口用竹叶堵塞,将竹筒倒置,滤出筒内茶叶水份,两天后用灰泥封住筒口,经二三个月后,筒内茶叶发黄,剖开竹筒,取出茶叶晾干后装入罐中,加香油浸腌,可以直接当菜食用,也可以加蒜或其它配料炒食。而居住在孔雀之乡德宏州三台山竹林中的景颇族,喜欢饮用“鲜竹筒茶”。做法是先将山泉水装入一根碗口粗鲜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烧开,再将茶投入主筒内煮后饮用。侗族打油茶侗族打油茶是侗族招待客人的佳品。他们将茶采回后,放入锅里蒸煮,待茶叶变黄后,取出淌干,加少许米汤揉搓,再用明火烘干,装入竹篓,挂在火塘上熏干,成为打油茶的原料。除茶叶外,还需加花生米、黄豆等土特产品。侗族同胞每天二餐都要喝打油茶。第一次是清晨出工前,第二次是下午收工后。侗族同胞不但自己喜欢饮打油茶,而且喜欢用来招待客人,按当地习俗,每位客人须饮三碗,表示对主人的敬意。其味又香又辣,风味别具一格。豆茶:侗族豆茶是他们待客的隆重礼节。豆茶的主要原料是炒米花、热水拌草木灰泡的包谷、黄豆、青茶叶等。豆茶分三种类型,有清豆茶、红豆茶和白豆茶。不同的场合饮不同的豆茶。清豆茶一般在节日里饮。其原料由主办村寨负担或大家一块凑。将原料放在铁锅中清煮,由主茶的老者分舀给参加茶会的人;红豆茶在办喜事时饮用,用猪肉熬汤,再加入炒米花、包谷和黄豆及茶叶,由新郎新娘将熬好的茶敬献给客人;白豆茶是在办丧事时饮用,用牛肉熬汤,加入炒米花、包谷和黄豆及青茶叶一起煮成。白豆茶一般由丧者的子女向前来吊孝的客人敬献,凡是饮了白豆茶的人,都要在饮完茶后,封一些钱在碗底,回赠给主人,作为答谢,侗族人称为“茶礼钱”。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