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泡茶最合宜
发布时间 2010-08-02 浏览 23983 次

从台茶发展的历程看来,七○到八○年代可能是「台湾茶文化」从过去富绅及平民阶级「两分」走向界线模糊的年代。解致璋指出,当时国民经济景况「人人富起来、又买得起好茶」显然扮演关键角色。而因为茶价所费不赀,为「茶器与环境互相搭配」,讲究喝茶器皿、重视品茗环境等「品茗文化」也逐渐被及大众。

生活化的「品茗文化」开始扎根。一九七七年,台北市林森北路开了第一家工夫茶馆,有别於过去老人茶馆及清茶室的自在气氛,「中国工夫茶馆以苏州园林为装潢主线,强调中国古典格局,希望客人在繁忙的现实社会里,享受笙箫绕粱,且有馨芳茶香的温煦世界,」《台湾茶文化之旅》作者张明雄描述,这类的茶艺馆在一九七○末、八○年代初在台北等都会大量出现。

茶艺馆不仅卖空间,以及从特定茶山找来的精致好茶,还传播「茶艺」,也就是说,卖茶之外,还教客人怎样泡好一道茶,除讲究茶叶知识、水温、泡茶器皿外,还要注重泡茶仪态。以泡茶为主要课程的「茶艺班」出现。

曾任陆羽茶艺公司总经理的蔡荣章指出,泡茶看似小事,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