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根本!是最大的原则!尽管沟通需要方法,需要技巧,需要训练。
参考这样的原则,我们再来看这一类问题。
经常面对的三类人,其差异的关键是对茶的了解程度不同:不了解,有一点点了解或稍有了解,很了解或非常了解。
参考你给出的三类人,“一”应该是有一点点了解,知道茶是健康饮品;“二”是不了解,反正是“随便喝”;“三”是“懂一些茶”,但还算不上是“非常懂”。
这些差异的背后有了解意愿的差异,即,客人压根就不愿意多了解,反正也不用去做专家;也有知识获取途径的差异,不知道如何去了解,只好长期保持现状。
前者为主,后者是次要的。
因为,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想要了解一种茶叶,还是比较方便的,动动手搜索一下就能知道一二,若能带着问题去茶叶店,想必十几个回合下来,就可以“扫盲”。
既然如此,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分五步来做。
有的是真了解,有的是道听途说,不管怎样,要注意,你要谦虚,要给足客人面子,即使客人错了,你也不能伤他!提问的方法你可以参考《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和《卖茶你要这样说》。
第二步,搞清楚他为什么要买茶。
尝新鲜?自己喝?送礼?藏茶?批发茶?办公用茶?节假日礼品用茶?
具体的目的,都需要了解,也可以了解。沟通过程中,你可以进一步获悉其对茶叶的了解程度,然后站在他的角度与他沟通,诚心诚意地考虑怎么帮助他,适度增加他对茶的了解。
若是搞不清楚,那就要搞清楚他想通过喝茶解决那些问题。
比如说,喝茶降压?喝茶降血脂?喝茶显得高雅?喝茶交朋友?送茶滋润关系?送茶表达尊敬?送茶获得沟通机会?一定要搞清楚具体的要求,才能推荐合适的茶。这个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将心比心!
第四步,根据他的要求,给他制定解决方案。
方案必须站在他的角度去做,让卖茶和赚钱成为顺带的结果。
你可以看看《推心置茶——大转型时代的22条茶业商规》,这本书强调的“种子法则”,可以帮助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确理解顾客的含义,尤其是顾客的五种重要价值,然后再让客户帮助你带来顾客。
第五步,结合他的新问题,进行调整,以达成一致。
不管生意大小,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充分解决客人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客人的核心问题。这样做了才会让生意越来越稳,发展壮大。
这是提纲挈领的回答,针对具体的问题,欢迎读者继续提问,也欢迎读者阅读我们的作品《卖茶你要这样说——快速破解茶叶店的49个销售困惑》。(资料来源:点茶成金,作者:张之闯 谢付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