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研究模式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 2011-07-26 浏览 5700 次

茶跨越了远古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进入到数字信息时代,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饮料,至今依旧焕发着独特的活力与精神魅力。在茶的原产地云南,那些存活了几千年的古茶树历经沧桑,至今还在见证着世界的变迁。

从云南开始的茶叶传播路线,首先在巴蜀一带得到明确记录,然后一直向北,向东,再向西、向南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茶叶布局。


茶马古道的远征特性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在北纬39度以外无法种植茶树。这决定了许多区域只能从别的地方购买茶叶。民生、贸易与政治,加上地理的关联,为茶马古道的形成提供了可读模式。

茶马古道分类以及研究范围

广义的茶马古道是以云南为中心的中国西南滇、川、藏、湘、黔、桂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省市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古代交通运输干线。狭义的茶马古道指起于云南和四川茶区,以茶叶贸易和马帮运输为主的通往西藏并延伸至青海、甘肃等省区的传统交通运输路线。

茶马古道在中国境内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以云南产茶区西双版纳、普洱为中心的路线,走向是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到四川的甘孜及西藏的昌都、察隅、波密、林芝,最后到达拉萨,从拉萨出境,再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家。

第二条是以四川的雅安为中心,从雅安出发,经康定到西藏的昌都,与滇藏茶马古道相汇,经过察隅、林芝等地,进入到拉萨。

第三条是从西宁到西藏的唐蕃古道,从西宁出发,经过日月山、湟源区域,到玛多、玉树、杂多、安多后,与川藏茶马古道在那曲汇合,从当雄进入拉萨。

茶马古道在时间和空间上规模宏大,它是亚洲大陆上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随着以茶叶为载体的商贸日趋发达,宋、元、明、清大大强化了这条道路,由此形成了亚洲大陆最为庞大复杂的商业道路。

境外的茶马古道为:从雅安出发的茶,经过西藏,从亚东、聂拉木、吉隆等出口,进入到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从云南出发的茶,从版纳、思茅、腾冲等地进入到越南、缅甸,也通往印度。这些地方也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茶树原生于云南,尤其是澜沧江中下游沿岸一带。但是早在魏晋时期,茶树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以及华中、华东、华南等区域。这里可能涉及茶树的自然扩散与人文传播两种因素,我们所做的研究立足于唐代以来的茶马古道,因此将不再涉及茶树的后期扩散问题,包括印度于清末移栽中国茶树等问题。

来源:http://q.blog.sina.com.cn/puer100/blogfile/4ddcc0830100kxft&&dpc=1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