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探讨:相同品质新茶中
下一主题:茶友分享:如何识别古
三四月份第一次去徐州时跟当地茶友茶商们喝了喝茶也谈了不少对普洱茶的看法。后来,家在南京的茶友小宋跟南京的F系茶经销商沈京华老师谈到:黄老师一定还有保留,他在选茶进茶时一定还有“杀手锏”。我觉得小宋的话很有代表性,一方面表现出了广大茶友掌握识茶辨茶能力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说明在推广普洱茶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总结、归纳、思考的现实问题还有不少。理论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讲习必须切合实际需要。这篇博客的内容配合实际泡茶试茶,便是这次黄普第50期徐州高级班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喝着茶的时候是要想问题的,作为一个普洱茶的发烧友爱好者不想问题不会有精进,作为一个普洱茶商不想问题不但得不到精进还可能做不好生意。想茶上的问题,不但要想眼前正在喝的茶,经常还要回忆回忆以前喝过的茶以及这些茶的以前,猜测一下这些茶的未来,这就是所谓“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最近常常想着如下这些问题,提出来跟有兴趣的茶友茶商交流一下。
一、要不要寻找88青的接班茶?
尽管因为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