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研究模式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 2011-07-26 浏览 5696 次
易的主体;其四,茶马古道传输着茶文化,茶至今仍是世界第一饮料,而云南和四川南部是茶的原生地和原产地;最后,汉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蜀身毒道”是一个古老的贸易通道,并不是丝绸路,而茶马古道是一条活生生的道路,至今仍在运转,这于史实也斑斑可考。

在1987年,云南学术界率先提出以“茶”为主体的贸易通道,在《中甸历史资料汇编》里,木霁弘和徐涌涛最先提出用“茶马之道”来概括大西南的主要贸易形式。1990年7月,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李旭、王晓松、李林等六人开始了对滇、川、藏三省的全面文化考察,历时100多天的考察成果最后合著成书《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于1992年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6位考察者中木霁弘、陈保亚、李旭分别刊发论文,继续就“茶马古道”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文化、价值以及意义各方面做了探讨。“茶马古道”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引发了重新认识大西南的研究新体系。这一阶段还是停留在学术层面上的探讨,并没有形成一个广为认知的概念。直到后来各种以影视、互联网、旅游图书、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