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技术——乌龙茶制造技术
发布时间 2013-05-06 浏览 45076 次
适量、快速、短时”的原则。用揉捻机揉捻,时间约为8分钟。揉捻过程中,加压要“轻、重、轻”。揉好的叶子要及时烘焙,如来不及烘焙,应摊凉,不宜堆积,尤其是夏、暑茶,更不宜堆积过久,以免闷黄。

    (5)烘焙和包揉

    烘焙即制茶中的干燥作业。烘焙是为了抑制酶性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使滋味醇厚。

    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的烘焙与包揉工艺,理论上相同,但具体做法略有不同。闽南乌龙茶更注重形状的卷曲紧结,所以增加包揉工序。杀青后的工序是:初揉、初焙、初包揉、复焙、复包揉、足火、毛茶。兹分述如下:

    初揉:已如上述。

    初焙:经过揉捻的叶子,进行初焙,主要是弥补炒青的不足或不均匀,并蒸发部分水分,便于包揉。初焙应适当高温,以100-110℃为宜。力求茶条干湿一致,烘至茶条不粘手。约六成干时即可包揉。烘焙用竹制焙笼或烘干机。

    初包揉:包揉主要是塑形.用白细布,将初焙茶坯趁热包裹,进行包揉,运用揉搓、压、抓的手法,使茶叶在布包中转动。揉时要先松后紧,用力要先轻后重,每包叶量0.5公斤左右。包揉中要翻拌2-3次,揉至卷曲成形,历时约3-4分钟。初包揉后立即解去布,将茶解开散热,以免闷热发黄。

    为减轻包揉的繁重劳动,近40年来,普遍推行了包揉机做茶,以替代人工包揉。

    复焙:火温掌握在80-85℃,每焙笼掌握投叶量0.75公斤,焙时约10分钟,其间翻拌2-3次。焙至茶条干度,手握茶团微感刺手时,即可起焙,进行复包揉。

    复包揉:主要是进一步整形,使茶叶卷曲紧结,又耐于冲泡。将复焙后茶叶,趁热包揉,揉法同初包揉,揉时2分钟左右。要求揉至茶条弯曲、皱节、紧结。揉后因茶叶含水量较少,可以整个茶团置放一段时间,以固定外形,稍凉后解开茶团进行足火。如茶青粗细不一,复包揉条索难以紧结,要进行筛分筛头做第三次包揉。

    干燥:即足火。应采取“低温慢烤”,分二道进行。第一道火温70-75℃,每焙笼放三个压扁的茶团,约1.5-2.0公斤,焙至茶团自然松开解块,再焙至八、九成干起焙摊凉.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烘干机烘干温度100℃左右。第二道火温60-70℃,每焙笼投叶量2.5公斤,时间1-2小时,翻拌2-3次,有“炖火”作用,焙至茶梗手折断脆,气味清纯,即可起焙。

    武夷岩茶的制法,炒、揉、焙三者分次相间交替进行。

    杀青和揉捻交叉进行。其方法因使用工具不同而差异颇大,如用手工或不同类型的杀青机和揉捻机。但其共同的要求是,杀青要高温、快速,以闷为主,闷透结合。揉捻则要求小机(最大40型)热揉、重压、快速、短时,以重为主,轻重结合。此堪称为武夷岩茶特有的炒揉方法。

    操作时,要求做到“二炒二揉”。初炒,温度240-260℃,投叶量。7-1.0公斤,时间约2分钟.初炒后趁热用手揉20几下,抖松后再揉20几下,总时间约2-3分钟,揉至茶叶流出,卷成条索时即解块,进行第二次炒揉。复炒锅温200-240℃,将初揉叶撒在锅内闷炒10几秒钟,至茶条烫手时起锅,复揉1分钟左右,使茶条卷紧。

    武夷岩茶的烘焙,要求做到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形成岩茶特有的火功。.操作时,先将炒揉完成后  的茶叶,进行初焙,俗称“走水焙”。不论用手工焙笼或烘干机,初焙温度应在100-110℃。焙10-15分钟,约七、八成干时,筛去碎末,簸去黄片,进行摊凉。摊凉后拣剔,拣去茶梗、粗黄片、茶扑和杂物。然后进行复焙。复焙采用低温慢烤,火温75-85℃,时间1-2小时,烘至足干发出茶香时,下焙趁热收藏。

    闽北乌龙茶,如闽北水仙、闽北乌龙,其制法与岩茶大同小异。有的增加了包揉工序,其工序是:鲜叶、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毛火、包揉、足火、毛茶。

    包种茶按外形特征分,有条型包种茶和半球型包种茶。条型包种茶不重视芽尖及白毫,而求条索紧结美观,可稍重揉捻,常用二次揉捻,使茶叶完全卷曲紧结成条,然后解块、干燥.半球型包种茶如台湾冻顶茶和松柏长青茶,香气浓厚而温和。炒青后,经初揉、初干、团揉(包布揉和复炒)等三个步骤。团揉将茶叶装入特制的布球袋,用手工或布球揉捻机进行,并不时解袋松茶。再复火再团揉,重复2-3次,使茶叶水分消散,外形逐渐紧结,最后予以干燥。

    台湾乌龙茶,搅拌(起做青作用)重,此外炒青、揉捻、干燥与一般乌龙茶基本类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