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文化—虔诚的玉崇拜
下一主题:玉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
其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诞生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我国南北朝时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丞相高洋,高洋为了斩草除根,将把东魏宗室近亲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于是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后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作为传世佳句被保留下来。
从古人开始使用玉到现代,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经过这数千年的人们对玉的崇拜,玉所包含的深意经人们代代相传并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思想理念,并且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思想理念产生的同时也孕育出了玉的特有文化即“玉文化”,玉文化的产生为玉蒙上了一层神圣而神秘的面纱,因此在看玉的价值时,应结合玉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去看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