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发布时间 2011-08-11 浏览 51728 次
化验的结果表明上虞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胎质洁白细密,用含铁量2%以下的瓷石为原料,釉色淡青,胎釉结合牢固,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瓷化程度良好。这些特征同样也表现在该地出土的一些东汉及三国、两晋的青瓷残片上。

除了上面列举的东汉、三国、两晋青瓷标本外,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还对隋、唐、五代、宋、金时期的南北青瓷标本进行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汉晚期的青瓷胎样品的致密度和瓷化程度,不比宋和五代青瓷的瓷化程度差。从外观断面上可定性的反映出来,从物性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上也得到了确证。由于东汉晚期的样品已达到完全瓷化,至少可以说我国早在东汉晚期就已经能够烧造瓷化程度较好的青瓷了。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