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站;多次调整行政村区域,因地理环境使然,大山村总是这个规模!朱书记又说:“大山村人家不多,却由17个姓氏的村民组成。”这又使人追溯到村史。大山原属于上虞县辖,山高路远,地处偏远,与余姚、嵊州(嵊县)交界。1960年划归余姚市辖。现在7个自然村还是由解放初期18个自然村融洽而成,多为古代逃荒、避难人们的栖身之地,村中姓氏众多即由此而来。且不说遥远的古代,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四明工委的革命先辈,考虑到机关电台,靠手摇马达声音轰响,容易暴露目标,当时那里统称屏风山,到这深山老林里安装电台,可保证通讯联络安全。中共四明工委的领导同志就在那里住岩洞、搭公馆,收录新华社电讯,通过红色电波,传播胜利喜讯,鼓舞群众斗志,迎接新中国曙光。大山村海拔800米上下,山高林密,巨岩突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上山考察,认定巨大的岩石群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漂砾,距今已有一两千万年,呈现地质公园风貌。朱喜欢讲仰天湖民间蕴藏的文化底蕴和土产逸闻,如数家珍。那里春多红枫樱花,夏为避暑佳地,秋色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