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油画保存的八项注意
下一主题:家藏书画如何度过雨季
青玉双螭纹笔阁一件,长10cm,宽4.3cm,体作扁长方委角形,正面浮雕双螭纹。所作螭脑大脸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两道粗眉合为牛角式上扬,脑后有一束长发飘至前两足合并的背脊处,四足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作弯曲爬行状,身于前二足合并的背脊各阴刻一漩涡式钩云纹,从前两足合并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随形阴刻的线纹表示背脊,背脊线两侧各有若干组由双道平行短阴线组成的竹节斑纹,尾长且分成多叉,口衔灵芝。
另一器为三环套连式带扣,上亦有双螭纹,其所饰螭形及五官等与前述一器上的螭纹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衔灵芝。其脑后飘发更长,几飘伸至前两足并合处之后的背脊间。
近似上述的螭纹,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苏省无锡市元钱裕墓出土一件圆形佩上阴刻的一条螭纹可为其代表。凡此说明,上述传世品皆为元物,并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此期玉器未见有单独的螭形物者,所见皆以纹图的方式琢饰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
2、此期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