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组图)
发布时间 2022-11-19 浏览 13020 次
”同音,意寓“和合如意”;有的钩首作马头形,腹面浮雕躬身前爬的猴子,构图含有“马上封侯(猴)”的意义;有的腹面刻三只羊,寄寓“三阳(羊)开泰”之意,刻五只蝙蝠含有“五福(蝠)齐备”、“五福临门”之意;有的腹面浮雕蟾蜍石榴纹,民间传说月宫有蟾蜍,又称为蟾宫,旧时科举考试登科及第称为蟾宫折桂;石榴籽实多寓意多子多孙,这种构图表达了人们渴求“家族兴旺、登科及第”的愿望。吉祥纹样大量饰于玉带钩上,是清代社会世俗功利心态的物化反映。

  关于玉带钩的用途与使用方法,古文献中多有提及,其用途主要有束结革带和佩系器物两种。用于带头束结革带的玉带钩,一般体形较长,如曲棒形、琵琶形类,其使用方法是先将钩钮揿入右手一端的带孔,钩首向外,然后以钩首勾联左手一端革带的带孔,即完成了固结腰带的过程。为避免带孔因长期使用而磨损,致使孔径变大或断裂,人们往往在革带孔内置一铜、玉或骨质小环,以保护带孔,提高革带的使用寿命,这就是考古发掘中,玉带钩钩首附近往往伴出小型铜、玉环的原因。用于佩系的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